我不是笨小孩

我不是笨小孩:接纳不完美,反而更完整

世界上有一部分儿童天生患有阅读障碍症,比例高达10%左右。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很难被发现,通常是在上小学后因为学习成绩差才被家长和老师察觉,他们通常被周围人贴上“笨”或“懒”的标签。每一个阅读障碍孩子的家庭,都遭遇着挑战,煎熬并不只来自学习成绩,更多来自周围人的误解。这部纪录片通过对三个阅读障碍儿童家庭长达三年的系统追踪跟拍,真实而深入地反映了孩子们的生存困境和成长变化,展现了家长、教师和孩子是如何通过不懈地努力直面困惑、冲突与焦虑。

纪录片中校校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可以看出他有着超出同龄人的幽默与睿智。在二年级的时候校校被诊断患有“多动症”,上课坐不住,无法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写作业的时候没法集中注意力,经常惹妈妈发火。为了校校的学习,全家人轮番上阵给孩子补习功课,连清华大学毕业的姥姥都定期辅导校校写作业,尽管全家人都一起努力,校校自己也非常努力,但成绩一直没有起色。经过检查,校校不仅有多动症而且患有“阅读障碍”,即读书写字对于别的孩子来说可能比较正常容易,对校校来说是极为困难的。当他看书的时候,就感觉那些文字在眼前不停地跳动,就好像在跳舞一样。刚看到这一行一个字,一下就跳到了另外一行,没有办法把一篇文字按照正常应有的顺序完整地读下来。这样的孩子不仅是无法阅读,在写字的时候即使当下记住了,睡一觉就又忘记了,所以写作业花费时间长,且错字连篇。妈妈为了帮助孩子减轻多动症的影响,每天雷打不动地逼着孩子跳绳、运动,坚持一年多,效果却并不明显。高强度的学习使校校在挫败感与压力之下越来越不愿意学习,对读书写字产生了非常大的抵触心理。

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是智力或者态度的问题,但其实事情并不是表明看起来那么简单。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可能存在的天生缺陷,很可能给孩子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伤害。作家毕飞宇说,他最喜欢仰头看那些向上生长的树杈,因为你会发现那些树枝完全自由地朝着各个方向生长,随意地长,哪个方向都是对的。孩子不就如同一棵棵茁壮成长树苗么。每一个存在“阅读障碍”的孩子也许都有他们自己成长的轨迹,都会长成他们向往的样子,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