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发病机制
【病因】
葡萄胎的真正发病原因不明。发病可能与年龄、营养因素、社会经济、病毒感染、种族因素、孕卵异常、细胞遗传异常等有关。
葡萄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生育期妇女身上,年龄<20岁及>35岁妊娠妇女的发病率显著较高,可能与该段容易发生异常受精有关。曾患葡萄胎的女性再次患病的可能性是第一次患病几率的40倍。另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发病率比欧美国家高。
【病理】
葡萄胎病理检查,病变局限于子宫腔内膜层,不侵入肌层,也不发生远处转移。完全性葡萄胎大体检查水泡状物形如串串葡萄,大小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水泡壁薄,透亮,内含黏性液体,水泡间充满血液及凝血块。水泡状物占满整个宫腔,无胎儿及其附属物或胎儿痕迹。镜下为滋养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绒毛间质水肿呈水泡样,间质内血管稀少或消失。部分性葡萄胎仅部分绒毛变为水泡,常合并胚胎或胎儿组织,胎儿多数已死亡。镜下见部分绒毛水肿,轮廓不规则,滋养细胞增生程度较轻,间质内可见胎源性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