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的发病机制

闭经的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原发性闭经  

原发性闭经较为少见。往往由于遗传学原因或先天发育缺陷引起。

1.米勒管发育不全综合征  约20%的青春期原发性闭经伴有子宫阴道发育不全。表现为始基子宫或无子宫、无阴道,而外生殖器、输卵管、卵巢发育正常,女性第二性征正常,30%的患者伴有肾畸形及12%的患者伴有骨骼畸形。

2.性腺发育不全  占原发性闭经的35%。分为染色体正常和异常两类。如特纳综合征、对抗性卵巢综合征、雌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以及促性腺素性腺功能减退。

(二)继发性闭经  

发生率明显高于原发性闭经。其病因复杂,根据控制正常月经周期的4个主要环节,以下丘脑性闭经最为常见,依次为垂体、卵巢及子宫性闭经,分别占继发性闭经的55%、20%、20%及5%。

1.下丘脑性闭经

下丘脑性闭经是最常见的一类闭经。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功能失调可影响垂体,进而影响卵巢而引起闭经,其病因最复杂。

1)特发性因素:是闭经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确切机制不明,但表现为GnRH的脉冲式分泌异常,这种改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传递或下丘脑功能障碍有关。

2)精神性因素:精神创伤、环境改变、盼子心切或畏惧妊娠等强烈的精神因素可使机体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扰乱内分泌的调节功能而发生闭经。闭经多为一时性,通常很快会自行恢复,也有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

$23$3体重下降和营养缺乏:中枢神经对体重急剧下降极为敏感,而体重又与月经联系密切。单纯性体重下降或真正的神经性厌食均可诱发闭经。单纯性体重下降系指体重减轻了标准体重的15%~25%。神经性厌食通常是由于内在情感的剧烈矛盾或为保持体型而强迫节食所引起的下丘脑功能失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均低下而发生的闭经。

$24$3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如长跑易致闭经,原因是多方面的。初潮发生和月经的维持有赖于一定比例(17%~20%)的机体脂肪,如运动员机体肌肉/脂肪比率增加或总体脂肪减少,而脂肪是合成甾体激素的原料,故可使月经异常。另外,运动加剧后GnRH的释放受到抑制而引起闭经。

$25$3药物:除垂体腺瘤可引起闭经溢乳综合征外,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吩噻嗪及其衍生物(奋乃静、氯丙嗪)、利血平以及甾体类避孕药,偶尔也可出现闭经和异常乳汁分泌。药物性抑制所致的闭经泌乳综合征常常是可逆的,一般在停药后3~6个月内月经自然恢复。

$26$3颅咽管瘤:是垂体、下丘脑性闭经的罕见原因,瘤体增大压迫下丘脑和垂体柄时,可引起闭经、生殖器官萎缩、肥胖、颅压增高、视力障碍等症状,称为肥胖生殖无能营养不良症。

2.垂体性闭经

垂体性闭经的主要病变在垂体。腺垂体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都可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继而影响卵巢功能而引起闭经。如垂体肿瘤、腺垂体功能减退(希恩综合征)、垂体梗死、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

3.卵巢性闭经

闭经的原因在卵巢。因卵巢性激素水平低落,子宫内膜不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导致闭经。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阙如、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已切除或组织被破坏、卵巢功能性肿瘤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4.子宫性闭经

闭经的原因在子宫。此时月经调节功能正常,第二性征发育也往往正常,但子宫内膜受到破坏或对卵巢激素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应,从而引起闭经。如先天性子宫缺陷、子宫内膜损伤、子宫内膜炎、子宫切除后或子宫腔内放射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