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
患者陈女士,34岁,已婚妇女,分娩史 1—0—0—1,白带多,伴外阴瘙痒2周。妇科检查:外阴皮肤有抓痕,阴道后穹隆处有多量稀薄泡沫状分泌物,阴道黏膜有多处散在红色斑点。宫颈轻度糜烂、宫体前位、正常大小,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阴道清洁度Ⅱ0 滴虫(+),霉菌(-)。请为此患者制订全面的护理计划。
评析
生育年龄的妇女,最易患的阴道炎症是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这些炎症的特征均为外阴瘙痒和分泌物增多,而且分泌物各有特征。此患者阴道分泌物呈稀薄泡沫状,为滴虫性阴道炎的典型形状。此外,滴虫性阴道炎症属于传染性炎症,因而在制订护理计划时重点应放在以下两个方面:1.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及用药疗程。2.帮助患者制定个人防护措施及卫生宣教知识,切断传染性炎症的传播途径。
护理诊断
1.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外阴瘙痒致搔抓破损有关。
2.舒适度的改变:与外阴分泌物增多、瘙痒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阴道炎预防及治疗的相关知识。
4.焦虑: 与患者病程较长,症状明显,而且易反复发作有关。
护理目标
1.治疗后白带明显减少,瘙痒减轻,破损的皮肤及黏膜溃疡逐渐修复。
2.解除或减轻症状,舒适感增加。
3.掌握有关生殖系统炎症的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缓解症状。每次用药前先用酸性溶液冲洗阴道或坐浴,然后进行阴道塞药。仔细介绍坐浴及阴道冲洗、阴道塞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外阴瘙痒时不可用力搔抓及用热水烫洗或使用刺激性的药物。可遵医嘱使用止痒软膏。
3.指导患者坚持治疗,治疗必须彻底。治疗后滴虫检查为阴性时,仍应于下次月经干净后继续治疗一疗程,以巩固疗程。治愈标准为连续3次月经干净后复查阴道分泌物中的滴虫均为阴性。
4.加强卫生宣教,讲解生殖系统发生炎症的原因及传播途径,预防感染的发生及感染再扩散。
5.注意隔离,病期暂停性生活,不用坐式公厕,禁止入泳池,浴具、盆具要隔离。
6.已婚患者还应检查男子是否患有生殖器滴虫,必要时应同时接受治疗。
7.加强心理指导。患者因病程长,顾虑重,怕受人歧视,不愿公开病情,医护人员应热情、真诚地对待患者,理解并同情患者,解除其顾虑,使患者及时得到诊治。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内裤应用开水煮沸消毒5~10分钟,以免重复感染。
2.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教会患者各种剂型的阴道用药方法,告知患者彻底治疗的必要性,并坚持按医嘱要求进行正规治疗,常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后塞药,可提高治疗的效果。已婚者还应检查男方,以便同时接受治疗。治疗必须彻底,督促患者治疗后要复查分泌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