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破裂的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梗阻性难产
如产道有明显狭窄,胎位异常,如忽略性横位,胎儿异常如胎儿畸形、巨大儿等,均可使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宫上段肌肉强烈收缩,子宫下段被过度牵拉,伸长变薄,如果仍然克服不了下降的阻力,则导致子宫破裂。
2.子宫本身病变
子宫曾做过手术,如剖宫产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疤痕破裂,可发生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肌层有先天性异常如子宫发育不良、畸形子宫;后天性因素影响,如由于多次妊娠分娩、多次刮宫,使子宫肌肉的纤维弹性差,扩张性减弱而发生子宫破裂。子宫腔有过严重感染,或人工剥离胎盘损伤子宫,使子宫破裂。
3.妊娠子宫受到各种外伤
如车祸、刀伤及非法堕胎等引起子宫穿孔或子宫破裂。分娩期不恰当的阴道助产手术,如宫颈口未开全之前强行做臀位牵引术,导致宫颈撕裂合并子宫下段破裂;忽略性横位强行内倒转术损伤子宫;等等。
4.宫缩剂应用不当
未严格掌握宫缩剂的使用方法及禁忌证,如胎儿未娩出前,在无人监护下,使用大量催产素肌内注射等,引起强烈子宫收缩,当胎儿下降受阻时,发生子宫破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