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质增生、骨关节病。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关节软骨增生、骨化而致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好发于负重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颈椎、下腰椎以及手指等。临床可产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症状,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
【临床特征】
1.关节疼痛 是本病最常见症状,早期疼痛较轻,多在活动或劳累时发生,休息后减轻或缓解。随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后期则休息时也感到疼痛,且常有夜间痛发生,过度劳累可使疼痛突然加重。
2.关节僵硬 早期轻微,仅在晨起或久坐后关节活动不灵活,活动后可恢复,时间不会超过30min。但到疾病晚期,关节不能活动将是永久性的。
3.关节肿胀、畸形 合并滑膜炎时常出现肿胀,以膝关节多见。病情发展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4.功能受限 受累关节因关节变形而活动受限,活动关节时有不同的响声或摩擦声。此外,脊柱关节受累时还可出现脊髓、神经根受压迫或刺激症状。
【护理评估】
1.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关节脱位、扭伤史;是否从事过容易使关节劳损的工作。了解有无关节不适及关节活动障碍史;关节疼痛的起因、性质、持续时间以及与气候的关系。
2.身体状况 观察患者关节的主要症状,如关节疼痛的起因、性质、持续时间以及与气候的关系,是否有僵硬、肿胀与畸形、功能受限等。
3.辅助检查
(1)X射线平片 X射线片显示受累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处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或关节膨大,乃至关节变形,软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赘形成是骨性关节炎的基本X射线特征。严重者关节面萎缩、变形和半脱位。
(2)CT及MRI CT和MRI检查能清晰显示关节病变,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增厚钙化等,对骨关节炎有诊断意义。MRI检查不但能发现早期的软骨病变,而且能观察到半月板、韧带等关节结构的异常。
4.心理-社会状况 因反复或持续的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关节肿胀、畸形,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随之社会交往减少;功能障碍加重了老年人的无能为力感,使老年人产生自卑心理;疾病的迁延不愈使老年人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疼痛 与骨关节炎引起骨质病理改变有关。
2.活动受限 与关节肿痛、畸形有关。
【护理目标】
1.患者疼痛缓解或疼痛次数减少。
2.患者能说出关节伤病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按活动计划进行锻炼。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急性期应限制关节的活动以不负重为宜。对肥胖老年人更应坚持运动锻炼,如游泳、太极拳等,饮食应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2.缓解疼痛 过减轻关节负重和适当的休息,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措施,疼痛严重者,可采用卧床牵引限制关节活动。局部理疗和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解除痉挛,对任何部位的关节炎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3.体育锻炼 适当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维持关节稳定性,但又应注意避免不利于病变关节的活动。可根据自身条件及受限程度运用辅助器或特殊的设计以帮助或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防止关节粘连和功能障碍,可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来保持病变关节的正常活动。
4.用药护理 目前只能对症治疗,应根据不同情况用药。使用镇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不同剂型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可能出现溃疡或消化道出血,宜饭后服用以减轻不良反应,西咪替丁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同服能减轻溃疡的发生率。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还可对肾造成损害,而老年人肝、肾功能降低,容易造成积蓄中毒。因此,用药应在医师指导下,并定期检查白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
5.心理护理 为老年人安排有利于交际的环境,如床距离窗户较近,窗户的高度较低,房间距老年人活动中心较近等,邀请老年人的好友到家里聚会,增加其与外界互动的机会。
【护理评价】
经治疗和护理后,疼痛缓解,减少畸形的发生。
【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注意保暖防止过度劳累。天冷要加衣,冬天可选用羽绒服,既保暖又轻便,特别是关节部位要保护好。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劳动,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以免损伤关节。
2.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定量、定时、准确服药,告知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后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