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饮食的种类及特点

治疗饮食是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适当调整总热量和某些营养素以达到治疗目的的饮食。老年人特殊饮食可满足老年人在疾病期间的营养需要,分为以下几种:
1.高热量饮食 两餐之间提供含有热量的饮料或点心如豆浆,牛奶,鸡蛋等。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可加浓缩食品如巧克力、奶油等。每日供给总热量3000千卡左右。高热量饮食适用于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胆道疾患等疾病的老人。
2.高蛋白饮食 在基本饮食基础上增加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乳类、豆类等,蛋白质供应每日每公斤体重2克,但总量不超过120克,总热量2500~3000千卡。高蛋白饮食适用于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贫血、肾病综合征或处于癌症晚期等的老年人。
3.低蛋白饮食 每日饮食中的蛋白质不超10~40克,应多补充蔬菜和含糖高的食物,维持正常热量。低蛋白饮食适用于限制蛋白质摄入者,如患有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昏迷等疾病的老年人。
4.高纤维素饮食 选择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粗粮、豆类、新鲜水果等。高纤维素饮食适用于患有便秘、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病等疾病的老年人。
5.低纤维素(少渣)饮食 吃含纤维少的食物,且少油,忌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应吃菜泥、果汁等。忌油煎食物。低纤维素饮食适用于腹泻的老年人。
6.低盐饮食 每日可用食盐不超过2克(含钠0.8克),但不包括食物内自然存在的氯化钠。低盐饮食适用于患有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重度高血压但水肿较轻等疾病的老年人。
7.低脂肪饮食 少用油,禁用肥肉、蛋黄、动物脑等食材。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病人不必限制植物油(椰子油除外)。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40克。低脂肪饮食适用于有肝胆疾患、高血脂症、动脉硬化、肥胖及腹泻等的老年人。
8.低胆固醇饮食 膳食中胆固醇含量在300毫克/天以下,少食用动物内脏、饱和脂肪、蛋黄、鱼籽等。低胆固醇饮食适用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胆固醇症、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人。
9.无盐、低钠饮食 无盐饮食,即除食物内自然含钠量外,不放食盐烹调的饮食。低钠饮食,即除无盐外,还需控制摄入食物中自然存在的钠量(每天控制在0.5克以下),禁食腌制食品。还应禁食含钠的食物和药物,如发酵粉、汽水和碳酸氢钠药物等。无盐低钠饮食适用于患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重度高血压等的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