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管结石及急性胆管炎的病理及分类

【分类和病理】
1.肝外胆管结石 结石多位于胆总管下端,主要病理改变如下:
(1)胆管梗阻:梗阻近侧的胆管扩张,管壁增厚,胆汁淤积。
(2)继发性感染:胆管梗阻后,可继发感染,脓液积聚于胆管内,使胆管内压增高,细菌和毒素随脓性胆汁逆流入血液循环,引起脓毒症;感染亦可致胆管壁坏死、溃破,甚至形成胆管—肝动脉或胆管—门静脉瘘,引起胆管大出血。
(3)肝细胞损害:胆管化脓性炎症可致肝细胞坏死或肝脓肿形成;长期胆汁淤积和继发感染,可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结构破坏,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
(4)胆源性胰腺炎:胆石嵌顿于胆总管壶腹部时,使胰液排出受阻甚至发生逆流,可引起胰腺炎。
2.肝内胆管结石 可局限于一叶肝内胆管,也可广泛分布于两叶,以肝左叶居多。肝内胆管结石者多合并肝外胆管结石,除具备肝外胆管结石的病理改变外,还可出现肝内胆管狭窄、胆管炎或肝胆管癌等病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