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科的布局要从应急出发,以方便患者就诊和及时抢救为原则,合理布局有益于患者顺利就诊及最大限度的缩短诊前时间。区域分为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预检分诊处(台)设在急诊科入口最醒目的位置,急救车到达护士能一目了然,光线充足便于检查患者。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急诊抢救室邻近急诊分诊处,房间宽敞明亮,门宜高大,以便搬运和抢救患者。设有抢救床2~3张,应有足够的空间(每张抢救床的使用面积不少于12m×12m)。诊疗室一般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应设立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专科诊室。清创室位置应与抢救室、外科诊察室相邻,外伤病人视病情进行清创处理,生命体征不稳定且随时有可能危及生命者,应在急诊手术室进行急救手术。急诊手术室为保证快速处置外伤患者,减少伤残率,急诊手术室应紧靠外科诊室。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2EICU$3床位数应根据每年急诊科危重病急救患者数量而定,独立监护病室每单元床所占面积不少于20㎡,多床监护病室每张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床间距大于1m。急诊医技部门急诊医技部门应设置药房、急诊检验、急诊影像检查、心电图室等。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以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浪费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