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病理及转移
1.分类 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分为:①肿块型: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向周围浸润少,易发生溃烂、出血、感染和坏死。此型恶性程度较低,预后最好。好发于右半结肠,尤其是盲肠。②浸润型:癌肿沿肠壁蔓延浸润,易引起肠腔狭窄、梗阻。出现转移早,预后最差。多发生于左侧结肠,尤其是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③溃疡型:是大肠癌最常见类型。癌肿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四周浸润,早期即可有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致肠壁出血、感染、穿孔。
根据组织学分型可分为:①腺癌:可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其中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占75%~85%,管状腺癌最为常见,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三种。其次是黏液腺癌,占10%~20%,恶性程度较高。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②腺鳞癌:肿瘤由腺癌细胞和鳞癌细胞构成,主要见于直肠下端和肛管,较少见,分化多为中度至低度。
2.转移途径
①淋巴转移:这是结肠癌主要的转移途径。首先到结肠上和结肠旁淋巴结,再到肠系膜周围淋巴结和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
②血行转移:多见于肝脏,其次还可转移至肺、骨等。
③直接浸润:可侵入邻近脏器。如乙状结肠癌常侵犯膀胱、子宫、输尿管等处。横结肠癌可侵犯胃壁等。
④种植转移:癌细胞也可在腹膜种植。
3.分期 根据癌肿的浸润范围进行分期,目前常采用Dukes分期法:A期:病灶局限于肠壁内;B期:癌已侵犯至肠壁以外;C期:癌已侵犯至肠壁以外,且有区域转移;D期:癌肿已广泛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