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1.局部原发感染病灶的处理

应及早彻底清除原发感染病灶,伤口内的坏死或失活组织应彻底清除,祛除异物,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还要解除相关病因如血液循环障碍,管腔梗阻等因素。静脉导管合并感染时应拔除导管。肠源性感染发生时应及时纠正休克,尽早恢复肠壁及黏膜血流,通过早期口服肠道营养液及肠道生态制剂,促使肠黏膜恢复和维护肠道的菌群平衡。

2.合理使用抗生素

全身性感染病人病情多较严重。为挽救病人生命,一旦确诊,即应早期、大剂量、联合使用抗生素。切忌消极的等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方才应用抗菌药物,这样就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可根据其各类致病菌临床感染的特征判定原发感染病灶的性质,选用估计有效的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且剂量宜大。细菌培养阳性者,可根据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所用抗生素进行合理调整。出现真菌感染时,应使用全身性的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二性霉素B等,并停用原来正在使用的抗生素或改用必须使用的窄谱抗生素。

3.全身支持疗法 

病人应摄入高营养易消化食物,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蛋白血症,必要时可行深静脉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以保证充足的能量及营养物质供给。适量补充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严重病人应少量、反复多次输注新鲜血液,有助于机体提高抵抗力及全身状况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