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根据引起休克的原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1.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创伤性、失血性和失液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多由严重损伤如骨折、挤压综合征等引起;失血性休克常因大量失血如消化道大出血、肝脾破裂出血等所致;失液性休克可由大面积烧伤、急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等引起。
2.感染性休克:主要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严重感染而导致的休克,常继发于严重胆管感染、弥漫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和脓毒症等。
3.心源性休克:主要由心功能不全引起,常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等。
4.神经性休克:常由剧烈疼痛、高位脊髓麻醉或脊髓损伤等引起。
5.过敏性休克:常因接触、进食或注射某些致敏物质如油漆、花粉、药物、血清制剂等引起。
二、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可分为低排高阻型和高排低阻型休克两类。
1.低排高阻型休克:又称低动力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为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升高。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故又称为“冷休克”。本型休克在临床上最常见。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大多数感染性休克(革兰阴性菌感染)均属此类。
2.高排低阻型休克:又称高动力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输出量高,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使皮肤温度升高,故又称为“暖休克”。部分感染性休克(革兰阳性菌感染)属于此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