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六节 休克与临床护理联系

第六节  休克与临床护理联系

一、病因学防治  

积极防治原发病,去除休克原始病因如出血、疼痛、感染等是防止休克的关键。

二、发病学防治  

休克有不断的恶化倾向,必须分秒必争的打断休克的恶性循环,采用以下治疗措施。

(一)补充血容量

各型休克都存在有效循环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都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除心源性休克外,补充血容量是提高心输出量和改善组织灌流的根本措施。宜及时和尽早进行。正确的输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可以输全血、血浆、生理盐水等晶体溶液和右旋糖酐等胶体溶液,以补充血容量的不足。

(二)纠正酸中毒

休克时缺血、缺氧必然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而酸中毒是促使休克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酸中毒不纠正,H+Ca+的竞争作用将直接影响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影响心肌收缩力,还可引起高钾血症。

(三)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

在纠正酸中毒和血容量得到充分补充的情况下,合理应用血管活性物质。

1.缩血管药物的选择  缩血管药物因进一步减少微循环灌流量,而且在临床上的效果也不理想,故目前不主张在各型休克患者长期和大量应用。但缩血管药物仍有其适应症:(1)血压过低而又不能立即补液时,可用缩血管药物来暂时提高血压;(2)对于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是首选药物,应当尽早使用;(3)对于高动力型感染性休克和低阻力型心源性休克,缩血管药可作为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2.扩血管药物选择  低排高阻型休克,血管高度痉挛和体内儿茶酚胺浓度过高的患者,用扩血管药物解除小血管痉挛,使微循环的动脉血液灌流和回心血量增加,有较好的疗效。

(四)细胞损伤的防治

除通过改善微循环来防止细胞损伤外,保护细胞和改善细胞代谢是防止细胞损伤的重要措施。还要采用稳膜、补充能量及抗氧自由基等治疗以改善细胞的功能障碍。

(五)防止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时,如出现器官功能衰竭,除采取一般的治疗外,还应针对不同器官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