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

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


【病因及病理】

(一)常见输卵管妊娠的原因

1.输卵管病变

输卵管黏膜炎症或输卵管周围炎症,使管腔变窄、扭曲,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运行,是最常见的原因。

2.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不良、黏膜纤毛阙如,输卵管逆蠕动或功能异常,均可影响受精卵的运行,使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运行过久。

3.受精卵游走

一侧卵巢排卵后,受精卵经宫腔或腹腔向输卵管移行,称为受精卵游走。往往因为移行时间过长,受精卵已发育增大,着床于输卵管。

4.其他

输卵管周围肿瘤如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的压迫,使输卵管移位、管腔狭窄,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另外,输卵管绝育术后再通、宫内节育器的放置等,均可导致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二)病理

输卵管管腔小、管壁薄,缺乏黏膜下组织,当输卵管妊娠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可引起下列现象:

1.输卵管妊娠流产

多见于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常发生在妊娠8~12周,由于蜕膜形成不完整,发育中的囊胚常向管腔突出,最终突破包膜而出血。若整个胚胎与管壁分离,随输卵管逆蠕动排出落入腹腔,即形成输卵管完全流产,出血不多。如胚囊剥离不全,仍有部分附着于管壁,即形成输卵管不全流产,常可发生大出血。

2.输卵管妊娠破裂

多见于输卵管峡部妊娠,常发生在妊娠6周左右,绒毛侵蚀管壁肌层、浆膜层,直至穿破管壁全层,形成输卵管妊娠破裂。因输卵管肌层血行丰富,故可发生大量的腹腔内出血。壶腹部妊娠破裂多发生在妊娠8~12周。间质部因肌层较厚,其妊振可维持到3~4个月才破裂。

3.陈旧性宫外孕

在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有时出血停止,胚胎吸收,积聚在盆腔的血块机化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包块,形成陈旧性宫外孕。

4.继发腹腔妊娠

在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后,偶有胚胎排出输卵管后仍存活,绒毛组织种植于原附着处或腹腔脏器、大网膜等处,继续生长发育,形成继发腹腔妊娠。

输卵管妊娠后,和正常妊娠一样,滋养细胞产生的HCG维持黄体生长,使甾体激素分泌增加。因此,月经停止来潮,子宫增大变软,子宫内膜呈蜕膜变化。胚胎一旦死亡,蜕膜即坏死脱落,呈碎片状排出,有时蜕膜剥离完整呈三角形蜕膜管型,称为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有诊断价值。排出的组织见不到绒毛,组织学检查无滋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