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病人的营养

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的营养不足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体重降低,远期还可能发生贫血和营养不足性胃病。在术后72小时即可给予半量清流质饮食,第4~5天给全量清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普通流质和半流质饮食。要预防胃肠负担过重,影响吻合口愈合,特别是食管与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术后应特别注意饮食供给。术后吻合口常有黏膜水肿,所以饮食必须稀薄、易通过。残渣多的食物易增加吻合口刺激,加重吻合口炎症及水肿,故必须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饮食,如已发生吻合口瘘,应改为空肠造瘘补充营养,可用要素饮食及静脉营养,使得瘘口能自行愈合。

(一)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营养特点

1、体重降低  体重降低是是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2、贫血  与膳食中铁缺乏、术后胃酸过低、吸收障碍有关。

3、营养不良性骨病  主要是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通常在胃切除1~2年后发生。

(二)营养护理原则

1、长期饮食调节  必要时可间隔经静脉补充营养,或给予要素饮食。

2、保证能量供给  充足的能量供给是胃切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

3、适量碳水化合物  

4、限制脂肪  

5、足够蛋白质  

6、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胃大部切除病人的营养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