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患者,男性,63岁。因反复咳喘13年,双下肢浮肿2年,近3天发热、咳(咯)黄色脓性痰、咳喘加重住院。查体:呼吸急促,口唇轻度紫绀伴颜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胸廓前后径增宽,肋间隙增宽,叩诊呈过清音,肺肝界于右第6肋间,双肺可闻干、湿啰音。剑突下心脏搏动明显,心音弱。腹软,右上腹压痛(++),肝下界于肋下2.5 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X光片显示:肺动脉段突出、右室弓增大。
思考

1.患者病情的发展过程怎样?
2.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如何,发生机制是什么?3.患者为什么出现气促、发绀、水肿?
案例评析
患者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支气管扩张症,再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患者发生了低张性缺氧,呼吸功能受损。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诱发支气管扩张症,使得支气管黏膜粗糙、充血、水肿,支气管腔内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呼吸功能受损。
患者支气管黏膜粗糙、充血、水肿,支气管腔内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呼吸功能受损,出现气促、发绀。患者并发了肺源性心脏病,出现水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