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案例

案例

患者,女性,12岁。1天前游泳后出现发热,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轻咳无痰,无抽搐、腹痛等不适。门诊以“发热待查”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9.7℃,脉搏112次/分,呼吸27次/分,血压110/7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急性热病容,全身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咽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可见少许脓栓,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心、肺检查未及异常,腹软,肋下未触及肝脾。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尿少色黄。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4.4×10L,中性粒细胞80.2%,淋巴细胞11.5%。入院后给予抗生素及输液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畏寒、寒战、烦躁不安。一度体温升至41℃,心率125次/分,呼吸浅促,立即停止输液,肌内注射异丙嗪1支,并给予酒精擦浴,头部置冰袋。次日,体温渐降,患者精神萎靡,出汗较多,继续输液及抗生素治疗。3天后,体温降至37℃,除感乏力外,无自觉不适。住院6天痊愈出院。

思考

1.入院时患者发热是怎样引|起的?本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畏寒、寒战、体温升高等属何种反应?为什么?

案例评析

该患者发热是由于双侧扁桃体急性感染所致。本病的诊断应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畏寒、寒战、体温升高等属于医源性的输液反应。最可能和常见的原因是输液器具者液体污染了内毒素:内毒素激活体内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EP,EP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或通过中枢发热介质使原已升高的调定点继续上移;体温调节中枢发出调节性冲动,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表现出畏寒、寒战、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