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1.血管活性胺包括组胺和5-羟色胺(5-HT)。组胺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内。肥大细胞脱颗粒或血小板聚集均可释放组胺,多发生于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过程中。组胺可使细动脉扩张和细静脉通透性增加。5-HT主要存在于血小板和肠嗜铬细胞,其作用与组胺相似。

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包括前列腺素( PG)和白细胞三烯(LT)。花生四烯酸(AA)是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大量存在于细胞膜磷脂内。在炎症刺激如化学的、物理的或其他炎症介质如C5a作用下,细胞的磷脂酶被激活,从膜磷脂内释放出AA。AA一经释放,立即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形成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PG可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此外还可引起发热、疼痛,并对炎细胞有趋化作用。LT主要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和对炎细胞有趋化作用。临床上的某些抗炎治疗,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有抑制AA代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使AA难以从膜磷脂中释出,它们均减轻炎症反应。

3.溶酶体成分,在炎症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溶酶体成分可成为炎症介质。其中中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质能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并对单核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中性蛋白酶能降解胶原、基底膜、弹力蛋白、纤维素等,引起组织损伤和促进脓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