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评估前,首先确定患者鼻孔是否通畅,有无局部鼻腔黏膜病变。评估时,嘱其闭目并压住一侧鼻孔,然后将具有气味而无刺激性的溶液小瓶置于另一侧鼻孔下,让其辨别各种气味。两侧鼻孔分别测试,以了解双侧嗅觉情况。一侧嗅觉减退或消失,提示同侧嗅神经受损,见于创伤、前颅凹占位性病变等;双侧嗅觉障碍,常见于感冒或鼻腔黏膜本身病变。
(二)视神经(optic nerve)
视神经评估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详见本书单元四任务三。
(三)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展神经(abduct nerve)
三对脑神经共同管理眼球运动,故合称眼球运动神经,可同时评估。主要评估患者眼球外观、瞳孔、眼球运动等。
1. 动眼神经支配提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的运动。动眼神经麻痹时,可出现上睑下垂和外斜视及调节反射消失。
2. 滑车神经支配眼球的上斜肌。滑车神经麻痹时,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弱。
3. 展神经支配眼外直肌。展神经麻痹时可出现内斜视。
(四)三叉神经(trigeminus nerve)
1. 面部感觉 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在面部皮肤、眼、鼻与口腔黏膜。常以针刺评估患者痛觉,棉签评估其触觉。注意两侧比较感觉是否减退、消失或过敏。
2.咀嚼运动 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咀嚼肌、颞肌、翼状肌。评估者双手触按患者颞肌、咀嚼肌,嘱其做咀嚼动作,对比双侧肌力强弱;再嘱其作张口运动,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当翼状肌瘫痪时,下颌偏向患侧。
(五)面神经(facial nerve)
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舌前 2/3 味觉。
1. 视诊 观察患者额纹及鼻唇沟是否变浅、眼裂是否增宽、两侧是否对称,口角是否低垂或歪向一侧。
2. 运动 嘱患者做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比较两侧对称性。临床上,面瘫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1)中枢性:一侧面神经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病变对侧面部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露齿、吹口哨等;皱额、闭眼无影响,眼裂正常。见于脑血管病、肿瘤或炎症。
(2)周围性:一侧面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同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裂增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皱眉、闭目、鼓腮、露齿、吹口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且偏向病变对侧。见于面神经炎、听神经纤维瘤等。
3. 味觉 嘱患者将舌伸出,将不同味感的物质用棉签涂于舌面的前 2/3 以测试味觉,注意两侧对比。面神经受损时,舌前 2/3 味觉丧失。
(六)位听神经(auditory nerve)由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组成。
1. 前庭功能评估 询问患者有无眩晕、平衡失调,有无自发性眼球震颤。
2. 听力检查 评估耳蜗神经功能。详见本书单元四任务三。
(七)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erve)、迷走神经(vagus nerve)
两对脑神经在解剖上和功能上关系密切,常同时受损。
1. 运动 注意患者发音是否低哑或带鼻音,是否呛咳,有无吞咽困难。嘱患者张口,观察腭垂是否居中、两侧软腭高度是否一致、患者发“啊”音时两侧软腭上抬是否对称,腭垂有无偏斜。当一侧神经受损时,同侧软腭上提减弱,腭垂偏向对侧。评估咽反射时,用压舌板分别轻压两侧咽后壁,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反应。正常人可有恶心反应,有神经受损时,则咽反射迟钝或消失。
2. 感觉 舌后 1/3 味觉减退为舌咽神经损害表现,评估方法同面神经。
(八)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观察患者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有无萎缩,嘱其做耸肩及转颈动作,比较两侧肌力。一侧副神经受损时,可出现同侧肌力下降,表现为面不能转向对侧,同侧垂肩,可伴有肌肉萎缩。
(九)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
支配舌肌运动。观察患者有无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伸舌有无偏斜。临床上,舌瘫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
1. 中枢性 一侧舌下神经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时,伸舌偏向病变对侧,无舌肌萎缩及震颤,多见于脑血管病。
2. 周围性 一侧舌下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伸舌偏向同侧,该侧舌肌可见萎缩及震颤,见于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等。
双侧舌下神经麻痹时,则不能伸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