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
姓名: 病案号: 评价时间:□□□□年□□月□□日
I. 精神、行为和情绪 1. 智能损害 0= 正常 1= 轻度记忆力下降,无其他智能障碍。 2 = 中度记忆力下降,伴有定向障碍。中等程度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下降。轻度自理能力下降,有时需别人提示。 3= 严重记忆力下降,伴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处理问题的能力严重受损。 4 = 严重记忆力损害,仅保留对自身的判断能力。不能自行判断和处理问题。个人生活需他人照料,不能单独生活。 2. 思维障碍$2痴呆和药物中毒$3 0= 无思维障碍。 1 = 有生动的梦境。 2 = 有不严重的幻觉,但洞察力保留。 3 =幻觉或妄想,缺乏洞察力,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4 =持续性的幻觉、妄想或明显精神障碍,不能自理。 3. 抑郁 0 = 无抑郁。 1 = 经常悲伤或内疚,但持续时间短。 2 = 持续性抑郁,可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 3 = 持续性的抑郁和自主神经症状$2失眠、厌食、体重下降、缺乏兴趣$3 4 = 持续性的抑郁和自主神经症状,有自杀意图或倾向。 4. 主动性 0 = 正常。 1 = 与正常比缺乏主见,显得被动。 2 = 缺乏主动性,对某些活动缺乏兴趣。 3 = 缺乏主动性,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 4 = 完全没有兴趣,退缩。 |
II.日常生活能力(“关”和“开”期) 5. 语言 0 = 正常; 1 = 轻度受影响,但理解无困难。 2 = 中度受影响,有时需要重复表达。 3 = 严重受影响,经常需要重复表达。 4 = 大多数时候听不懂。 6. 流涎 0 = 正常。 1 = 轻度,口水多,可能有夜间流涎。 2 = 中度,口水多,少量流涎。 3 = 明显,口水很多,中量流涎。 4 = 严重流涎,需不断用纸或手帕揩拭。 7. 吞咽 0 = 正常。 1 = 很少呛咳。 2 = 有时呛咳。 3 = 需要进软食。 4 = 需留置胃管或胃造瘘喂食。 8. 书写和笔迹 0 = 正常。 1 = 轻度缓慢或字迹变小。 2 = 中度缓慢或字迹变小,但各字均可辨认。 3 = 严重影响,字迹中并非所有字都可辨认。 4 = 大多数字不能辨认。 9. 刀切食物和使用餐具 0 = 正常。 1 = 有点缓慢和笨拙,但不需帮助。 2 = 虽然缓慢而笨拙,但能切大多数食物,需一些帮助。 3 = 需别人切食物、挟菜,但能缓慢进食。 4 = 需要喂食。 10.穿衣 0 = 正常。 1 = 有些缓慢,但不需要帮助。 2 = 偶尔需要帮助其系钮扣或将手臂放入衣袖。 3 = 需要相当多的帮助,仅能单独完成少数动作。 4 = 完全需要帮助。 11.卫生 0 = 正常。 1 = 有些慢,但不需帮助。 2 = 淋浴或坐浴需人帮助,或在帮助下缓慢完成。 3 = 洗面、刷牙、梳头或去洗手间均需人帮助。 4 = 需用导尿管及其他便器。 12.床上翻身和盖被褥 0 = 正常。 1 = 有些缓慢和笨拙,但不需要帮助。 2 = 能独自翻身或盖好被褥,但有很大困难。 3 = 有翻身和盖被褥的动作,但不能独立完成。 4 = 完全不能。 13.跌倒$2与僵住无关$3 0 = 无。 1 = 偶尔跌倒。 2 = 有时跌倒,少于1 次/天。 3 = 平均每天跌倒1 次。 4 = 平均每天跌倒1 次以上。 14.行走时被僵住 0 = 无。 1 = 偶尔出现步行中僵住,仅在起步时呈犹豫状态$2起步难或十分缓慢$3。 2 = 偶尔行走中出现僵住,每天少于1 次。 3 = 常有僵住,偶尔因僵住而跌倒。 4 = 经常因僵住而跌倒。 15. 步行 0 = 正常。 1 = 轻度困难,无手臂摆动或拖步。 2 = 中度困难,很少需要帮助或不需要支撑物。 3 = 严重行走困难,需支撑物。 4 = 即使有支撑物也不能步行。 16.震颤(身体任何部位的震颤) 0 = 无。 1 = 轻度,不经常出现。 2 = 中度,给病人造成麻烦。 3 = 重度,干扰很多活动。 4 = 极显著,大多数活动受干扰。 17.与帕金森综合征有关的感觉诉主诉 0 = 无。 1 = 偶尔有麻、刺或轻度疼痛。 2 = 常有麻、刺或痛,病人不觉痛苦。 3 = 频繁疼痛。 4 = 剧烈疼痛。 |
III.运动检查 18.言语 0 = 正常。 1 = 轻度的语言表达障碍,发音或声调异常。 2 = 中度障碍,语音单调,含糊不清,能被理解。 3 = 重度障碍,难于听懂。 4 = 根本不能理解。 19.面部表情 0 = 正常。 1 = 极轻微的表情异常。 2 = 轻度而肯定的表情呆板。 3 = 中度的面部表情损害,仍能张口。 4 = 呈面具脸,面部表情严重或完全消失,张口时双唇仅分开12.5px 左右。 20.静止性震颤(头、上肢、下肢) 0 = 无。 1 = 偶尔有轻度震颤。 2 = 持久存在较小振幅的震颤或间断出现中等振幅的震颤. 3 = 经常出现中等振幅的震颤。 4 = 持续的大幅度震颤。 21.双手动作性或位置性震颤 0 = 无。 1 = 轻度动作性震颤。 2 =中等幅度的动作性震颤。 3 = 中等幅度的震颤,做某个动作和特定姿势时均出现。 4 = 重度震颤,影响进食。 22.僵硬$2坐位放松状态下检查肢体大关节的被动动作,不注重齿轮样感觉$3 0 = 无。 1 = 轻微僵硬。 2 = 轻到中度增高。 3 = 明显增高,但最大关节活动可以容易的完成。 4 = 严重增高,最大关节活动完成很困难。 23.手指捏合(拇指和食指最大幅度、最快频率的捏合) 0 = 正常$2≥15 次/5 秒$3。 1 = 11-14 次/5 秒;速度轻度减慢,幅度轻度变小。 2 = 7-10 次/5 秒,中度损害,幅度越来越小,偶尔可有停顿。 3 = 3-6 次/5 秒,严重损害,运动开始时犹豫或动作进行中有暂停现象。 4 = 0-2 次/5 秒,几乎不能完成上述动作。 24. 手部运动$2单手最大幅度快速握拳、张开交替运动$3 0 = 正常。 1 = 动作轻度减慢,幅度轻度减小。 2 = 中度损害,幅度越来越小,似疲劳状,运动中偶尔有暂停。 3 = 严重损害,动作开始时犹豫,动作进行中有暂停现象。 4 = 几乎不能完成测试。 25.双手快速轮替动作$2双手同时旋前-旋后、垂直-水平运动,幅度尽可能大$3 0 = 正常。 1 = 轻度减慢或幅度轻度变小。 2 = 明显受累。幅度越来越小,偶尔有停顿状态。 3 = 严重受累。动作开始时犹豫或动作进行中有暂停现象。 4 = 几乎不能完成测试。 26.下肢灵活度(快速反复踮起足跟使腿抬起,足跟抬高至少150px$3 0 = 正常。 1 = 动作轻度减慢或幅度轻度变小。 2 = 中度损害。幅度减小,易于疲劳,动作中偶尔有暂停。 3 = 严重损害。动作开始时犹豫,动作进行中有暂停现象。 4 = 几乎不能完成测试。 27.坐椅起立$2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从靠背椅中起立$3 0 = 正常 1 = 缓慢,可能需尝试1 次以上才完成。 2 = 需撑椅子把手才起立。 3 = 易跌回椅中;需尝试1 次以上,没有他人帮助时,努力撑才能站起。 4 = 无他人帮助不能站起。 28.姿势 0 = 正常。 1 = 不完全立直,轻度前倾,犹如通常老年人状态。 2 = 中度前倾姿势,显得异常;也可轻微向一侧倾斜。 3 = 严重前倾、弯背,也可中度向一侧歪斜。 4 = 躯体明显弯曲,姿势极度异常。 29.步态 0 = 正常。 1 = 行走缓慢,可小步曳行,但无慌张或前冲步态。 2 = 行走困难,但很少或不需扶持,可有一定程度的慌张、小步或前冲。 3 = 严重步态障碍,需扶助。 4 = 无法行走,甚至扶助时也无法行走。 30.姿势平衡$2睁眼直立、双足稍分开,做好准备。检查者自身后突然拉动肩部$3 0 = 正常。 1 = 后仰,但不需要帮助而恢复直立位。 2 = 姿势反应消失。如检查者不扶住病人可跌倒。 3 = 非常不稳,有自发失去平衡的倾向。 4 = 无人扶助不能站立。 31.身体运动迟缓和减少$2包括协同缓慢、犹豫状态、手臂摆动减少,全身运动幅度小而慢$3 0 = 无。 1 = 动作轻微减慢,可能伴摆动幅度减小。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属正常。 2 = 动作轻度减慢,肯定的动作减少,可有动作幅度减小。 3 = 动作中度减慢,动作幅度减小。 4 = 动作明显减慢,动作幅度减小或消失。 |
IV. 治疗的并发症(记录过去1周的情况) a. 异动症 32.持续时间:异动症状占一日觉醒时间的比率? 0 = 无。 1 = 1%-25%。 2 = 26%-50%。 3 = 51%-75%。 4 = 76%-100%。 33.功能障碍:异动症所致的功能障碍的程度? 0= 无功能障碍。 1 = 轻度功能障碍。 2 = 中度功能障碍。 3 = 重度功能障碍。 4 = 功能完全丧失。 34.痛性异动症:异动症的疼痛程度? 0 = 无痛性异动症。 1 = 轻度。 2 = 中度。 3 = 重度。 4 = 极重。 35.清晨出现的肌张力障碍 0 = 无。 1 = 有。 b. 症状波动 36.“关”期是否可以根据服药时间来预测? 0 = 不可预测。 1 = 可以预测。 37.“关”期是否不能根据服药时间来预测? 0 = 可预测。 1 = 不可预测。 38. “关”期是否均突然发生$2几秒钟内$3 0 = 不是。 1 = 是。 39. “关”期所占一日觉醒时间的比率? 0 = 无。 1 = 1%-25%。 2 = 26%~50%。 3 = 51%一75%。 4 = 76%~100%。 c. 其他并发症 40. 厌食、恶心或呕吐 0 = 无 1 = 有 41. 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如失眠或嗜睡? 0 = 无 1 = 有 42. 站立时是否有低血压或感觉头晕? 0 = 无 1 = 有 |
V. 修订的HOEHN&YAHR分级 0级= 无疾病体征。 1级= 单侧肢体症状。 1.5级= 单侧肢体+躯干症状。 2级=双侧肢体症状,无平衡障碍。 2.5级= 轻度双侧肢体症状,后拉试验可恢复。 3级= 轻至中度双侧肢体症状,平衡障碍,保留独立能力。 4级 = 严重障碍,在无协助的情况下仍能行走或站立。 5级 = 病人限制在轮椅或床上,需人照料。 |
VI. SCHWAB&ENGLAND日常活动能力量表 100% = 完全独立,能做各种家务,速度不慢,毫无困难。 90% = 完全独立,能做各种家务,速度稍慢、感觉有些困难。 80% = 能独立完成大部分家务,感到吃力、速度缓慢。 70% = 不能完全独立,做某些家务较困难,需3~4 倍的时间,需用1 天的大部分时间完成家务。 60% = 轻度依赖,能做大部分家务,但极为缓慢和费力,出错误,某些家务不能完成。 50% = 更多地依赖他人,半数活动需要帮助,任何事情均感困难。 40% = 极需依赖他人,在帮助下做各种家务,但很少能独立完成。 30% = 费力,偶尔一些家务可独立完成或只能完成开始一部分,需要更多的帮助。 20% =不能独立完成任何事情,对少数家务能帮些忙,严重残疾。 10% = 完全依赖他人,不能自理,完全残疾 0% = 吞咽障碍,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