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陶渊明任官十三年,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即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本诗就是其中一首。

【原文】
少无适俗韵[1],性本爱丘山[2]。
误落尘网[3]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4]恋旧林,池鱼[5]思故渊。
开荒南野[6]际[7],守拙[8]归园田。
方宅[9]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10]后檐,桃李罗[11]堂前。
暧暧[12]远人村,依依[13]墟里[14]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5]。
户庭[16]无尘杂[17],虚室[18]有余闲[19]。
久在樊笼[20]里,复得返自然[21]。
【注释】
[1]少无适俗韵:少年时代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气质、情致。一作“愿”。
[2]丘山:指山林。
[3]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4]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5]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7]际:间。
[8]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9]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10]荫(yìn):荫蔽。
[11]罗:罗列。
[12]暧暧(ài):迷蒙隐约的样子。
[13]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14]墟里:村落。
[15]颠:顶端。
[16]户庭:门户庭院。
[17]尘杂:尘俗杂事。
[18]虚室:空室。
[19]余闲:闲暇。
[20]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21]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赏析】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