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将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而成百上千倍地扩大,人类脑力劳动的相当部分将由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来代替。
(2) 社会信息交换将很大程度上围绕信息网络及其信息服务中心展开。
(3)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大量的信息快速传输成为现实,使人类的活动在空间距离上相对缩小,在时间上加快活动的进程,并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4) 信息、技术和知识的生产、传输及服务已经可以与物质产品的生产、运输及服务相比拟,信息产业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5)信息社会开始形成虚拟社会。社会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其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问,进入到媒体世界,出现了种种虚拟的社会经济实体,如虚拟商店、虚拟市场、虚拟银行、虚拟公司、虚拟的研究中心、虚拟的社会组织等。
(6)知识由工业社会中的非独立性生产要素变成独立性生产要素。
(7)专业技术阶层成为社会的主导阶层和中坚力量。
(8)产业结构趋于软化。所谓产业结构软化,就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投入相对增大。
(9) 信息社会是智力密集的社会。在信息社会里,使知识生产系统化,并强化人们的脑力,而这种知识是经济社会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