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时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时,如果采用分配的方法,一般以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对象,按照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会计属性分配。各科目的重要性水平绝对值之和等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由于权益类账户各科目几乎都属于不期望出现误差的项目,为谨慎起见,分配到权益类账户各科目的重要性水平很低,近乎为0(也就是对权益类各科目都要详细审计)。
决定不分配时,可以考虑根据账户或交易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将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20% ~ 50% 或1/6 ~ 1/3。审计时只要发现该账户或交易的错报或漏报超过这一水平,就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最后汇总未调整不符合事项,同一账户的各个科目的累积错报超过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应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