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寒花葬志

寒 花[1] 葬 志

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2] 。嘉靖丁酉[3]五月四日死 。葬虚丘[4]。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5]时,年十岁,垂双鬟[6],曳[7]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8]火煮荸荠[9]熟。婢削之盈瓯[10]。予入自外,取之食,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11],即饭,目眶冉冉[12]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13]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注释】

[1]寒花:婢女的名字。[2]魏孺人:作者的妻子魏氏。孺人:明清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媵(yìng):古代随嫁的男女都称为媵。这里指随嫁的女子。[3]嘉靖丁酉:1537年(嘉靖十六年)。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1522—1566)。[4]虚丘:古虚丘邑在今山东省境内。这里的“虚丘”可能应为“丘虚”,指荒地。[5]媵:丫鬟。[6]鬟: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7]曳:拖着,这里是穿的意思。[8]爇 (ruò):点火,焚烧。[9]荸荠: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吃。[10]瓯:小瓦盆。[11]饭:吃饭。[12]冉冉:形容眼睛缓慢转动的样子。[13]奄忽(yǎn hū):很快。

【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20余年,屡试不第。嘉靖二十一年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人称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后任顺德府通判、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南京。著有《震川先生全集》。

【赏析】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全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归有光散文多写身边琐事,在各种记叙、抒情散文中,均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寒花葬志》这篇简短的散文,反映出归有光散文的特点。

文章择取3个细节:一是穿着打扮,寒花才10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大人的样子拖衣裙,梳发髻;二是煮吃荸荠,主人想吃就是不给;三是吃饭时的模样,眼睛冉冉转动,写出其灵秀之气。作者给一个普通婢女写葬志,也可见他民胞物与的宽厚胸怀。文章虽短,却体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细节,刻画生动;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阅读与鉴赏练习】

1.《寒花葬志》《项脊轩志》均为归有光的代表作,二者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

2.这篇文章仅110余字,以哪些细节生动地勾勒了婢女形象,写尽庭闱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