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行舟二首

水口行舟二首

〔宋〕朱熹

【导读】

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 为“伪学”,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削职、诬告,通缉在案,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两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

【原文】

其一

昨夜扁舟[1]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2]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3]知何许?鶗鴃[4]两山相对鸣。

【注释】

[1]扁$2piān$3舟:小船。

[2]卷$2juǎn$3:翻开。

[3]棹(zhào):划船的桨。这里代指小船。

[4]鶗$2tí$3鴃$2jué$3:即杜鹃。在春暮始鸣,初夏而止,声如“不如归去”。

【译文】

其一

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外面的景色究竟变得怎样?

今天天一亮,我赶紧卷起船篷仔细观看,原来一点没改,那青山,那绿树,还是郁郁苍苍。

其二

两岸层叠的山峦绿树重重,一派青苍;春天秀丽的山峰无比寂静,绿水也静静地流淌。

一只小船冲破了烟波驶去,它要驶向何方?传来阵阵杜鹃啼鸣,在两岸的山中回荡。

【赏析】

第一首诗借景抒情写出了诗人舟行江上复杂情感,从诗人对风雨的坦然及对青山绿树经历风雨而依旧的赞叹,我们可以感悟出诗人所发挥的哲理:禁得起风吹雨打的人处变不惊,禁得起考验的人精神不磨,勇气常存,就如眼前的青山绿树一样。

第二首写青山绿水,小舟啼鹃,是第一首的延续。诗人已由对景物的热爱,转而羡慕起住在这里的人,从而勾起了他的羁旅情怀。用景语作暗示,说两面山中传来了阵阵杜鹃的啼声。这样的表达十分含蓄,杜鹃的叫声是“不如归去”,他写杜鹃啼鸣,正是寄托自己离乡背井的愁思,但出语仍是那么的清绝,令人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