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链接1

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会计不仅在生活中广泛存在,而且历史悠久。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具有极强的专门技能特点。最初它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剩余产品之后,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并由专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会计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后来,在生产日益社会化、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的情况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的目标,会计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趋完善,这样在20 世纪中叶,比较完善的现代会计职业就逐步形成了。

从历史上看,会计是从经济主体的个别行为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行为的。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会计技术方法的发展和走向成熟(体现在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约束会计人员(包括营利或非营利组织内部的会计人员、独立的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职业的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变化进程。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利益更加多方位地影响每一位社会成员;同时,会计的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 会计工作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化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会计行业的各种工作岗位上。会计领域的变化一方面对于促进和提高会计职业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对会计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给强化会计职业道德与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随着市场运行机制的变革,会计环境也日趋复杂化。这种变化不但对会计核算、会计报告和会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势必引起会计理念、会计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