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化时代”下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挑战
近几年“商业银行首先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经营理念正逐渐被接受,金融科技正在缔造一个个新的商业模式、营销方法和管理抓手。当前,现金收付业务越来越少,银行的网点正逐步转变为门店,成为银行与客户沟通交流的场所。银行的业务大多已经从柜面逐步集中到后台的作业中心、业务处理中心,通过系统实现线上的高效流转。与此同时,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的新商业模式对传统银行形成正面冲击,花呗、借呗等产品 客户体验好、资产余额上量很快,分流了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消费贷款业务,为应对外部竞争,头部银行都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打造金融生态圈,银行业的兼并重组将成为常态,银行的数量会大幅减少。应当看到,现行商业银行正处于“科技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化时代下,经营环境的“三化”对于管理会计的转型升级也带来新的挑战。
管理会计是集数据、技术、文化、理念于一身的综合性管理工具,通过不同维度数据的集成、整合和输出,成为管理思路的落地实施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商业银行管理会计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实现管理会计的工业化革命,把分散、封闭、手工的作坊变成“财务工厂”,把“财务工厂”转换成财务“数据生产线”,把数据生产线收集和加工的数据用统一的平台全面展示出来,形成企业的后视镜、仪表盘和导航仪。
如果说银行首先是一家科技公司,那么财务首先就是IT。财务的信息化发展路径可以用 5G 来描绘,从 1G 到 4G 是财务单体信息化、财务部门信息化、业财一体化再到财务共享,已经向我们走来的5G 是财务自身的数字化。银行经营的“三化”带来盈利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方式的迭代,管理会计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需在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上转型升级,不仅要做好银行经营的后视镜,更要成为导航仪,甚至是塔台、卫星,与外部的“三化”交互,与内部的“迭代”交互,感知当下、预测未来、精于计算、巧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