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
脑瘫患儿由于反应过激或迟滞而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过低,而肌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发生影响。肌张力增高时,关节活动产生较大的抵抗感,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屈伸受限;反之,肌张力降低时,关节活动无抵抗感,肢体摆动幅度大,关节屈伸过度。肌张力的大小可通过肌肉的伸展性、被动性来判断,具体检查时可通过观察关节活动范围来判断:
1.腕关节掌屈角:固定轴是桡骨,移动轴是第2掌骨,在前臂中立位上使腕关节屈曲,测定从中立位至最大掌屈位间角度。
2.足背屈角:固定轴是腓骨的平行线,移动轴是第5跖骨,在膝关节屈曲位上使足背屈,测定从足中立位至最大背屈位间角度。
足背屈角
3.腘窝角:小儿仰卧位,一侧下肢伸展并放于床面上。检查者使小儿另一侧的髋关节屈曲后,一只手握持其大腿,另一只手握持小腿并向上方抬起,在抬起的最大限度上测量大腿与小腿之间形成的角度。
腘窝角
4.内收肌角:也称为股角。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两手分别握持小儿两大腿部,使其在床面上平行分开,测量两大腿之间形成的角度。对于两侧下肢的痉挛程度有差异的患儿,应从耻骨中点向下在两大腿之间画一与脊柱平行的线,此线分别与两大腿间形成的角度为一侧的内收肌角。
内收肌角
各角度的具体判定方法见下表。
肌张力检查项目与判定方法
各月龄关节角度的正常范围 | 关节角度变化与肌张力的关系 | |||||
0~3个月 | 4~6个月 | 7~9个月 | 10~12个月 | 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减低 | ||
关节活动范围 | 腕关节掌屈角 | 30° | 45°~60° | 70°~90° | 90° | 关节角度增大 关节角度缩小 |
足背屈角 | 60°~70° | 60°~70° | 60°~70° | 20° | 关节角度缩小 关节角度增大 | |
腘窝角 | 80°~100° | 90°~120° | 110°~160° | 150°~170° | 关节角度缩小 关节角度增大 | |
内收肌角 | 40°~80° | 70°~110° | 100°~140° | 130°~150° | 关节角度缩小 关节角度增大 | |
髋关节角度 (跟耳试验) | 80°~100° | 90°~130° | 120°~150° | 140°~170° | 关节角度缩小 关节角度增大 | |
被动性 | 检查方法或临床症状 | 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减低 | ||||
摆动度(振幅) | 持前臂摆动腕关节或持小腿摆动踝关节 | 摆动度减小 摆动度增大 | ||||
被动性低下 | 折刀现象 齿轮、铅管现象 | 阳性 阳性 | ||||
紧张低下 | 蛙状肢位、“W”状上肢、围巾征(Scaf征) 对折现象、外翻扁平足 | 阳性 阳性 | ||||
肌肉硬度 | 通过触诊感觉肌肉的坚实度 | 增高 松软 |
注:用关节活动范围来表示伸展性。
跟耳试验
围巾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