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一词译自英文单词“communication”,意指信息的传递、交流,也有人将其翻译为“传播”。沟通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活动。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心理护理的基础是人际沟通。护士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与患者交流,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为患者营造适宜的人氛围,帮助其提高适应与应对能力,促进康复。而护患沟通又是目前临床上比较薄弱的环节。有的护士在实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面对患者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无从了解,更不知如何沟通,该如何与病人交谈,显得拘谨和生硬;有的护士性格内向,怕与他人有更多的交谈,没有自信,所以使患者感到很被动。往往患者对这方面的意见也很大,这就对我们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沟通的目的是让患者充分理解信息
1.收集可靠资料,准确评估患者的需要
护理工作离不开对患者各种资料的收集,这些资料的获得必须通过沟通来实现,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信息传递和反馈过程,离开了沟通或无效的沟通,难以收集可靠的资料或无法准确评估患者的需要,将妨碍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2.建立和改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的好坏,依赖于护患的交流的效果。有效的沟通会使患者体会到友好的态度,从而对护士产生信任,容易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反之,则可能导致护患冲突。
3.治疗或辅助治疗
通过沟通建立的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它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沟通也是一种影响他人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调整或改变他人的观念、情绪和心态,使患者配合治疗或有助于治疗,在临床上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二、沟通的途径
沟通的途径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单项沟通和双向沟通等。
非语言沟通: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姿势、声调、态度,人与人的位置、距离等。它能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表示个人复杂的情绪和感觉。
在语言沟通中,护士应注意积极倾听,说话时尊重患者,语言有针对性,因势利导,使用恰当的语气、言语,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
在护患交流中,护士既要注意自身的非语言交流,又要善于观察患者非语言信息,以增强交流的效果。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一般为横向沟通,双方处于平等的沟通地位。
正式沟通信息可靠性较强,具有严肃性,约束力强,可以是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
三、沟通的技巧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护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赢得患者的好感甚至信任,对日后护患关系的建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接待新入院患者时,护士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仪态和服饰等。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面容去接待患者,搀扶一下行动困难的患者,以消除他的顾虑,使之尽快地熟悉环境。这时护士的每一句话都会作用于患者,即使一字之差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对一位多次住院的患者说:“您又来了?”话虽礼貌,却激发了患者因多次住院而带来的烦恼。如果把“又”字去掉,说:“您来了”,则显得和蔼而熟悉,使患者倍感亲切。由此可见,一个态度好,具有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护士,本身的言行对患者就是一种心理治疗和安慰。
2.因人因地进行沟通
首先,耐心倾听患者自己谈对病情的了解情况及想法,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躯体的症状进行清晰和令人信服的解释,纠正患者对疾病认识的误区。一般患者对医学术语都比较陌生,如半流食、体位等,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应采取通俗的日常用语或亲自示范。如协助患者进食米粥、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翻身等,这样就很容易与患者沟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有的患者感觉发热或疼痛时,护士可以轻轻摸一摸他的额头,观察一下疼痛的部位。这些非语言行为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反映了护士对患者是否尊重、理解、体贴和友好,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感受,让患者有机会将内向心压抑的感受发泄出来,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设身处地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还要看患者此时的情绪是否能够接受。在患者哭泣时应让他哭泣,而不要阻止他,可以轻轻地安抚他。例如,我知道你很痛苦,如果你觉得哭出来会好受些,你就哭出来吧。一个剧烈疼痛急需处理的患者,护士就不应该反复让其练习放松,而是果断采取止痛措施。总之,在平时工作中,护士要把握时机,灵活多变地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大大提高护理效率。
3.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我住院病区先后收治过两位聋哑患者,一位是68岁的老年男性病人,一位是21岁的年轻女孩。对于前者,护士与之交流多采用非语言行为,对于后者,其因受过高等教育,就可以采取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以上只是特殊病例,在临床上最多见有沟通障碍的是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这类病人往往有濒死的心理体验,有的情绪低落,有的内心充满恐惧,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这时护士与之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其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无法用语言交流,只有更多地使用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护士关切的目光,亲切和蔼的语速语调,可以表达出护士对患者的关系程度,使患者有信任感、安全感,逐渐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让家属多陪伴在患者身旁,指导其在情感上给予安慰、关心,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让患者体验到亲人的爱、亲人的关怀,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活下去的信心,以便更好地配合我们的诊疗工作。
4.相互理解的沟通技巧
从护士方面来看,应主动与患者多交流,以真诚的态度与患者推心置腹,时时处处将自己置换到患者的位置,从患者的立场出发去认识他们,理解他们。患者方面,应该接受护士的诚意,站在护士的角度上理解护士工作的艰辛。当护士由于其他重要的工作而无法立刻满足患者的需要时,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解释,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谅解。例如,患者:“护士我想和你聊聊。”护士:“对不起,现在我很忙,过几分钟后我来找你”。
四、总结
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语言性与非语言性的联合应用,不断实践、摸索、总结和提高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扩展知识面,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当作一门艺术,投入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中去,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综合需要。